中國電影股份正在等待IPO主板上市,公司新掌舵人喇培康對這家中國大型國有控股電影企業開出了藥方——原創項目開發。與此同時,他主導中影股份向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想吸引更多區別于傳統電影產業的資源加入到項目開發當中,把目標瞄準在了明后年,并借此表露出了欲借“外力”提升中影的決心。 在11月下旬的中影股份的首次項目推介會上,喇培康表示,中影股份每年制作一批作品,同時擁有大量優秀儲備項目,此次將部分儲備項目公之于眾,向全社會開放合資、合作的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項目推介會后中影股份已經鋪開了對外合作的磋商工作,仍需一段時間敲定合作對象。 新片創造新故事 喇培康自上任至今鮮有通過媒體發聲,除曾在官媒發表署名文章之外,就是近期在第四屆中外合拍影展上點評《孫悟空大戰鋼鐵俠》的“創意不錯”。即便在中影股份項目推介會后,不論記者拋出怎樣的問題,喇培康的回復都只有一句:“我現在不能接受采訪。” 隨后他開始接待一波接著一波前來洽談的人士。有人向他推介項目、有人向他尋求幫助。今年3月,喇培康在中影股份春季新片推介會上表示,中影已買斷很多暢銷小說改編影視的版權,未來將重點致力于原創項目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強調整合,即一個故事要嘗試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等多種可能。 中影股份表示,未來 3 年計劃投資拍攝上百部國產影片,強化商業影片優勢地位,實現 1 部影片票房超過 8 億元,3 部影片票房超過 5 億元,4 部影片票房超過 3 億元,10 部影片票房超過 1 億元目標。 “明年開始會加大開發力度,每年投資30部左右。” 有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么多項目,中影的資源再強也做不完,所以需要往外推介項目。” 從中影股份項目推介會介紹的24個項目來看,有主流思想大片和商業類型片。“除了5個原創項目,其余都是根據圖書市場上的暢銷小說和網絡關注度極高的熱門小說改編而成,多數在讀者中產生了較大的反響。”喇培康說。 其中以大制作的科幻片和中小成本的青春愛情片為主,如果說大制作的電影尚需要吸引投資,那么中小成本的電影所需要的則是其它的資源。 接近中影集團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中影股份是在尋找自身不具備的資源,實現資源互補。“現在項目運作的理念與以前不同了,新媒體和互聯網對傳統制片機構帶來了沖擊,他們在前期項目開發和后期營銷方面有很多新的做法,中影需要這些資源。”他說。 更為關鍵的是,中影股份不僅僅要開發更多的項目,還要主控更多的制片項目。 “從近幾年中影股份投資的片子來看,大部分都是參投,主投的項目并不多。”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在上市過程中,中影股份需要開發新的項目為上市制造故事。” 盤活現有資產 從今年上半年已披露的信息顯示,去年中影股份的業務涵蓋影視制片制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影視服務等領域,堪稱全產業鏈。其中,電影發行去年占營收比例最高,約58%,電影制作占比排第三,不到16%,低于電影放映業務的營收。 中影股份此次上市擬募集資金46.18億元,其中11.76億元用于數字影院投資,14.33億元用于數字放映推廣,2.4億元用于購買影院片前廣告運營權。這三個領域的營收較之電影制作更加穩定可控,占中影股份募集資金約62%,而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為12.39億元,占比約為27%。 “投資電影的風險比投資影院要大。”上述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但中影股份是想多條腿走路。” 中影股份的發行業務是營收主體,但這塊業務一方面受到民營企業的競爭,另一方面也因電影進口配額管理政策未來的不確定性而存在風險。雖然中影股份表示,進口影片數量的增加,以及國內電影市場的持續升溫,將緩和公司電影發行板塊的收益下降,但市場普遍預期中影股份發行業務將會減少。 因此,中影股份需要采取措施盤活現有資產,而從其產業鏈來看,加大原創項目開發正是可以打通影視制片制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影視服務等多個環節的鑰匙。 近三年,中影股份共主導或參與創作生產各類影片 63 部, 影片實現票房收入 51.56 億元,占全國近三年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 18.37%。其中,有11部票房過億,但由其作為出品方的過億影片則只有5部。與之相比,華誼兄弟僅2012年的過億影片就達7部,樂視影業今年截至目前的票房過億影片就達6部。 “中影原來在制片上是大的,現在肯定不甘心落后。”上述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中影股份表示,受制于資金及人才限制,公司在商業大片的產量一直無法迅速提高,影響了公司電影制片制作業務收入的快速發展。 實際上,由于中影集團擁有行政資源和強大的話語權,其它企業與之合作常常處于既渴望受到中影集團“保駕護航”,實際運作又格外小心的矛盾之中。 而當中影集團表現出更加開放的姿態后,這樣的情況也許會有所改善。“希望這次推介會能使我們成為互信的朋友和雙贏的伙伴。”喇培康說。